《描写月亮的古诗60首名句》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宋代-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miù)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zhí)之分,孳(zī)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xūn)而已。
2、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宋代-陆游)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sū)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gāo),杳难逢、陇(lǒng)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3、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miǎo)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fēi)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yì)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hào)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dān)瓢谢屡(lǚ)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miù)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jù)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qì)谁能别?
4、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唐代-权德舆)
嬴(yíng)女乘鸾(luán)已上天,仁祠(cí)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5、清平乐 太湖月波(元代-沈禧)
秋蟾澄皎。影落波心小。三万六千何渺渺。倒浸玉京瑶岛。*娥笑倚栏干。素鸾飞处光寒。唤起谪仙同玩,浩歌激碎狂澜。
6、减字木兰花 宪掾黄君美弄璋援苏伯修侍郎例乞名其子命之曰升云时二月六日寿席醉赋(元代-宋褧)
春空霭霭。儿解飞腾窥五彩。我制佳名。异姓他年叙弟兄。
我须白早。亦愿儿年如我老。缓步徐行。终到蓬莱近上层。
7、竹枝歌三首 其一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元代-宋褧)
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8、辛卯八月婺州途中用菊圃韵(元代-曹伯启)
书生身世短歌行,贯日襟期答圣明。众苦小鲜游沸鼎,独怜饥鼠搅寒更。
风云惨淡千年会,天地盈虚万古情。无象太平元有象,翠微深处管弦声。
9、中秋见月(元代-马臻)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觞酌杂歌吟,待得下高柳。
今年中秋月,辉辉入窗牖。照我如有期,怪我尊无酒。
月是去年月,不复去年友。人生如风花,聚散良不偶。
贤愚与贵贱,肉骨同一朽。我今见明月,再拜复稽首。
侧闻古老言,此言岂虚有。正秋三五满,万里绝纤垢。
玉兔捣神药,服之寿长久。我无周生术,安得月在手。
天梯邈难攀,中扃欲成疚。万方浩漫漫,月轮又西走。
10、二月归田舍作四首 其一(元代-谢应芳)
十年为客不窥园,数日还家独闭门。儿女牵衣拂尘土,亲朋折简问寒暄。
江南花柳青春好,淮上风烟白昼昏。闻道贼渠今磔死,雨窗欢喜倒清樽。
11、看月(宋代-释文珦)
静室焚香罢,间吟倚石栏。
忽从青玉峡,涌出白银盘。
列宿消芒尽,清晖照胆寒。
终宵不成寐,二十四回看。
12、月坡亭李耆明见菊(宋代-毛幵)
初阳散微和,晞露耿余明。
引花吸其精,助我养修龄。
人生凭化迁,日夜枯与荣。
聊为寂寞游,放此真率情。
13、西江月(宋代-夏元鼎)
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子其勉之,当遇赤城人矣。后于祝融峰遇圣师,指迷金丹大道,果应存无守有,顷刻而成之妙。乃知十余年间钻冰取火,盲修瞎炼,今一得永得,实在目前。因足前梦,为《西江月》调,以纪其实,并简同行。林质父。质父见和,意谓有道无丹,当求画前大易,遂与酬唱十首于后。
四十修真学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行满身冲霄汉。
此事希夷玄奥,功参造化难言。眼前有药耀山川。好把元阳修炼。
14、二月三日游风穴白云寺呈通判二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
秀野班春过梵宫,贤僚况复肯相从。风缘禦寇来幽穴,云为渊明出远峰。
柳色直将波共绿,花光疑与酒争浓。一庵此境堪肥遁,寄语山灵幸见容。
15、常爱东坡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夜黄州见落花小院闭门风露下二诗因即其韵聊寄目前 其一(宋代-李之仪)
老来不惯离家久,独卧一庵今八夜。抵搔十爪垢已满,降伏千魔心未下。
荧荧病眼日更昏,皎皎孤怀谁与泻。恨无鸾帐与谁俱,独有筇枝伴身亚。
华严性海偶深味,兜率陀天聊复借。平生好书陋颜柳,近日作诗几沈谢。
百年旅梦行将觉,万里家园犹未舍。妄缘傥或未尝胆,佳境安得如食蔗。
从来少味燕偏知,早已忘机鼠休怕。行当遂作重屏图,阘茸凡材任讥骂。
16、西江月(宋代-向子諲)
取古人语以况此花,称为著题。余三十年前,与晁之道、狄端叔诸公醉皇建院东武襄家,酴醿甚盛,各赋长短句。独记余浣溪沙一首云:“翠羽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枕上解随良夜梦,壶中别是一家春。同心小绾更尖新。”真成梦事。此BA4E此花不殊,而心情老懒,无复当时矣,勉强作是词云:
红退小园桃杏,绿生芳草池塘。谁教芍药殿春光。不似酴醿官样。
翠盖更蒙珠幰,薰炉剩熨沈香。娟娟风露满衣裳。独步瑶台月上。
17、西江月(宋代-晁补之)
似有如无好事,多离少会幽怀。流莺过了又蝉催。肠断碧云天外。
不寄书还可恨,全无梦也堪猜。秋风吹泪上楼台。只恐朱颜便改。
18、拟长吉十二月乐辞(宋代-周密)
灵光舒,积气馀,左扉虎豹天王居。杓停两界槎讯迂,黄杨翠怨桐碧敷。
赤黄道遥倦乌兔,宝月修圆十三度。
19、拟长吉十二月乐辞(宋代-周密)
商旗稍西指,赤帜方痴停。馀霞散虾尾,净宇浮鱼鳞。
羽梁驾查渚,绮屋开蓉城。轻霏洗空绿,一叶敲凉声。
綀帷掩尘扇,壮士心空惊。
20、南城吴氏社仓书楼为余写真如此因题其上庆元庚申二月八日沧洲病叟朱熹仲晦父(宋代-朱熹)
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馀日付残编。
21、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宋代-欧阳修)
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
我歌君当和,我酌君勿辞。
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
撷其黄金蕊,泛此白玉◇。
君勿爱此花,问君此何时。
秋风日益高,霜露渐离披。
芳岁忽已晚,朱颜从此衰。
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
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
飞兔不恋群,奔风谁能追。
老骥但伏枥,壮心良可悲。
22、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於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宋代-陆游)
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
天低惨欲雪,游子悲岁暮。
十年辞京国,疋马厌道路。
野火炎高冈,江云暗空戍。
角弓寒如劲,霜鹘饥更怒。
邂逅成小猎,尺箠聊指呼。
北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
合围蹙穷鹿,设伏截狡兔。
壮哉带箭雉,耿介死不顾。
吾宁暴天物,战法因得寓。
黄昏过民家,休马燎裘裤。
割鲜盛燔炙,毛血洒庭户。
老姥亦复奇,汛扫邀我驻。
丈夫傥未死,千金酬此遇。
23、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宋代-苏轼)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24、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其二 斜月廊(明代-刘珏)
廊传踏月久,更获此为奇。不在照能遍,无妨影乍欹。
槛承花始韵,檐阁树微亏。何以添幽致,恰当弦上时。
25、七月八夜宿东平精舍(宋代-马廷鸾)
昨夜双星会鹊桥,好风佳月度今宵。
天孙晓发银河落,帝昊秋成宝穑饶。
玉露尚添荷温藉,金风不惜柳飘飘。
炉香直为攀髯苦,望断高空正泬寥。
26、清平乐 雨后坐月(清代-陆韵梅)
湿云低扑。凉意含疏竹。闲倚红阑干几曲。一点流萤闪绿。
小窗月上迟迟。送来花影参差。爱把湘帘半下,秋痕筛满罗衣。
27、秋夜对月(清代-姚学塽)
旅思畏秋深,幽怀便夜静。挂空得佳月,照此无尘境。
露草浮寒光,风林簸疏影。一声烟外钟,坐觉衣裳冷。
28、李廉衣来京己两月矣遍寻不晤感赋 其二(清代-戴亨)
几度扶筇出,寻君空复还。萧斋肠若结,孤榻梦相关。
梁苑何能到,青云不可攀。窗禽春唤侣,终日语绵蛮。
29、元夕无月感赋(清代-丘逢甲)
驾山谁策六鳌来,底事春云郁不开!天为至尊忧社稷,不教华月照瀛台。
30、秋夜月 蛟桥望月(清代-陈维崧)
月儿圆也。趁金风,舒皓彩,碧空斜挂。浸著两溪玉浪,一城霜瓦。
水楼上,招红袖,许多妖冶。閒话、都笑蟾孤兔寡。
桥头月下。记当年,周子隐,曾将虎射。千古灵旗飒飒,英姿堪画。
到而今,嗟满目,渔村蟹舍。涛声、偏只共更声打。
31、寒月吟 其二(清代-龚自珍)
双飞去未能,月浸衣裳湿。秋焉静念之,劳生几时歇。
劳者本庸流,事事乏定识。朴愚伤于家,放诞忌于国。
皇天误矜宠,付汝忧患物。再拜何敢当,藉以战道力。
何期闺闱中,亦荷天眷别。多难淬心光,黾勉共一室。
忧患吾故物,明月吾故人。可隐不偕隐,有如月一轮。
心迹如此清,容光如此新。我读先秦书,莱子有逸妻。
闺房以逸传,此名蹈者希。勿慕厥名高,我知厥心悲。
定多不传事,子孙无由知。岂但无由知,知之反涟洏。
羞登中垒传,耻勒度尚碑。一逸虑患难,所全浩无涯。
一逸谢万古,冥冥不可追。示君读书法,君慧肯三思。
32、弘治六年九月本部奏差宣府沿边清理草束重九日出京次榆河驿(明代-叶元玉)
皇华使节驻榆河,下马令人感慨多。独坐夜窗浑不寐,一钩明月挂烟萝。
33、王长公两寄余书不值乍次公之江右始得之时公雅慕长生将以八月闭关与尘世绝书来云云怅然奉寄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落落登坛意未降,生花长梦笔如杠。风霜骤喜来空谷,云雾犹惊隔大江。
上界仙才元第一,中原词客定无双。三山尚计当年约,肯迟寒空白玉幢。
34、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一(明代-谢元汴)
阳阿晞发漫称民,洒泪新亭己愧臣。劫火不烧商士蕨,桃花可识秦时人。
以吾孤咏浊音鼻,遇子同舟垫角巾。埋照名山总市誉,笑随荷锸睨天真。
35、七月十日浙省有警怀罗善先掾史后闻使闽未回(元代-成廷圭)
淮楚风尘可奈何,南州又复动干戈。三山城郭故人远,八月江湖夜雨多。
白发满头同老境,沧洲何处可行窝。裁书欲问平安否,海阔天高雁未过。
36、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元代-揭傒斯)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37、二月望游齐山呈仓使二首(宋代-钱时)
生平忠胆上摩天,两鬓如丝山水缘。
欲向翠微穷望眼,淮山无数锁春烟。
38、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宋代-虞俦)
一尊情话向南荣,好雨知时盆样倾。
且喜黍苗饶岁事,莫愁梧竹作秋声。
檐花夜永灯前落,池草诗成梦里惊。
端的对床寻旧约,韦郎曾赋五言城。
39、八月贵阳寄新化邹叔绩兴义(清代-郑珍)
似闻说友临安志,季绪年来肆乙涂。谁遣不书驴市券,故应难语马坊奴。
秋风笔挟南盘壮,落日心悬首望孤。岁岁说归归未得,黄金虚牝可长吁。
40、十二月廿四日伯严仁先冒雪见访(清代-郑孝胥)
倚楼三士送残年,有酒无肴雪满天。薄醉愈知寒有味,放言自觉道弥坚。
收身遗孑虽人外,厉劫沈霾奈死前。便欲将君比松竹,篱披相对转苍然。
41、月静庾公楼(宋代-林希逸)
明月今宵好,曾经照庾公。登楼当静夜,怀古对秋风。
飞镜缘空上,危檐映水中。胡床无恙否,岸帻为谁雄。
老子今何在,寒光昔亦同。清谈孤此景,白发向江东。
42、夜坐看月(宋代-杨冠卿)
春泥少曾乾,天漏几不补。
冥观赤乌飞,喜见长虹吐。
修竹来清风,孤光相媚妩。
心神濯冰壶,何必须起舞。
更欲寻断桥,前溪有饥虎。
43、浣溪沙 己未二月牡丹重开二花戏赋(近现代-吴灏)
四十九年贫贱身。何尝妄忆洛阳春。燕支淡扫太轻匀。
无梦邯郸春意浅,清欢为画得相亲。花开将尔作夫人。
44、梅花楼访月溪上人(清代-汪绎)
撼屋西风起白蘋,纸窗木榻静无尘。斜阳影里看归鸟,落叶声中著病身。
丈室只容清净侣,禅门今作读书人。惭予又作长安客,梦断山塘二月春。
45、中秋无月歌(明代-沈周)
老年于世百无与,待尽光阴而已耳。佳时令节或难忘,有酒还随大家喜。
一时过去少一时,打算百年能得几。满前童丱倏突弁,少者如斯老何恃。
去年中秋月在城,白璧团团酒波里。今年中秋月在家,买酒邀宾走儿子。
云漫天黑月失色,老子之兴殊败矣。老子非月能万古,暂借一光何足鄙。
中秋失月不中秋,人固无聊月当耻。常时有月我无酒,有酒呼月今不起。
有无无有两难谋,要是天公忌全美。世途茫茫寓万事,颠之倒之亦如此。
眼中屠贩却封侯,意外诗书多饿死。便从一月观万变,何敢容心必其理。
感深坐久欲添衣,风急秋高月如水。
46、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九(元代-周巽)
臞仙在何许,晦迹隐孤山。遥想沈吟处,亭空鹤未还。
47、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三(元代-周巽)
馥馥飘清气,霏霏点绿苔。高城残角断,吹送冷香来。
48、西江月 其三 二月旦侍女兄游高斋(宋代-李处全)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女兄欢笑酒尊同。
满眼儿孙群从。
但愿年逾百岁,何妨时醉千钟。朱颜绿发照青铜。
要看如龙如凤。
49、中秋月有云翳再用韵(宋代-刘宰)
孤城急鼓转严更,步屧中庭午夜晴。
人世昏昏同梦寐,使星耿耿伴清明。
云开霄汉光华远,望极关河眼界平。
想见登临无限意,此身那得计浮荣。
50、月中观梅花怀月上人(宋代-谢逸)
梅清不受尘,月净本无垢。微风更解事,排遣香入牖。
倏思阿明语,清与此花偶。天资已超轶,况得善师友。
洞然胸明白,欲扫不容帚。客来相视笑,不知语出口。
平生憎俗人,未语辄先呕。不逢屈突生,宁食艾三斗。
乃知我辈中,如师亦稀有。但想月中梅,作诗清如昼。
51、西江月(陈倅·席上)(宋代-谢逸)
窄袖浅笼温玉,修眉淡扫遥岑。行时云雾绕衣襟。步步莲生宫锦。
菊与秋烟共晚,酒随人意俱深。尊前有客动琴心。醉后清狂不禁。
52、忆汉月(唐代-李绅)
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53、沣上对月,寄孔谏议(唐代-韦应物)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54、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唐代-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55、二月二十六日展先大人墓(清代-许传霈)
触景悲风木,茫茫五度春。伤心一抔土,犹未安先人。
墓草年年绿,堤杨冉冉新。初成寒食奠,无限泪沾巾。
56、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 其二(清代-缪公恩)
深宵不成寐,卧对一镫红。树影寒霜月,钟声度晓风。
壮心随日去,愁思入诗中。岁晚惊心切,长吟百感丛。
57、玉堂对月(明代-王缜)
夜静北风凉,肃肃天宇净。皓月起林端,玉堂转清莹。
浮云散层阴,斜汉开明镜。娟娟万里光,炯炯照方寸。
良夜不易逢,举杯以相庆。酒酣兴亦长,端坐发孤咏。
58、七月朔寿徐大参五十韵(元代-凌云翰)
光岳千年合,车书万里全。天开斯地辟,主圣自臣贤。
有美坐人杰,由来系薮渊。景星方快睹,时雨必开先。
盛世逄三五,贤人出半千。黄冈饶巨竹,赤壁亘长烟。
物论咸称首,才名孰比肩。传芳由柏业,体道契松佺。
大厦须梁栋,前贤赖简编。玉壶澄皓月,清庙永朱弦。
书岂阳冰亚,诗应子美专。威仪畴若此,阀阅固依然。
远借长风便,亲承湛露涓。一麾初出守,百辟共朝天。
履听星辰上,光分日月边。岂惟衣服衮,端有笔如椽。
版籍登民数,丝纶振吏铨。玉文龙矫矫,紫诰凤翩翩。
御酒浮卮满,宫花插帽偏。阶辞天表近,帐阻地隅填。
野色明朱绂,川容动彩旃。地连淮海外,省镇浙江堧。
奕奕三台位,煌煌五纬躔。阴阳资燮理,封域待旬宣。
丙魏萧曹接,韩欧富范联。政刑随日化,风俗与时迁。
析木初飞鹊,高槐尚噪蝉。今朝云郁丽,后夜月婵娟。
弧矢逄华旦,椿楸见大年。秋期先六日,佳气蔼初筵。
寿域宏千里,春台广八埏。正名恢乐地,种德布心田。
鹓鹭思同列,麟麒喜满前。岂无瓜似枣,亦有藕如船。
仙鹿衔朱草,神龟上碧莲。歌怜莺睍睆,舞爱鹤翩跹。
自是青云器,仍兼紫府权。劳谦延下士,致泰启重乾。
事业期周召,文华继许燕。公其为辅弼,走也与陶甄。
有道千钧重,无私一鉴悬。考功齐郭令,论帙拟彭篯。
愈觉勋庸盛,尤知志操坚。作兴周礼乐,整顿禹山川。
已注长生箓,当为不老仙。未容居绿垑,宁许见华颠。
素积阴功厚,能同造物旋。偕行追九老,众妙入重玄。
欲祝先天算,还歌七月篇。愿言多寿祉,流庆日绵绵。
59、十二月二十日立春系癸巳岁予年已六十七白刘(宋代-方回)
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
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
好念故园小儿女,团乐闻早醉花边。
60、湘月 四月十五夜,味莼园观赛珍会,与亚君偕(清代-高旭)
同行池上,爱电光照遍,晚来清绝。明月中天三五夜,几见金瓯圆缺。
阆苑栽花,钧天张乐,历乱奇思发。这番游览,愁肠那不千结。
喜见八凤争飞,六龙竞舞,疑叩华严窟。回首流民图一幅,狼藉荒郊枯骨。
淮北饥寒,江南佳丽,两样同凄切。灯前归话,细君相对呜咽。
61、丙申三月将改官出都和青来前辈(清代-夏曾佑)
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免低徊去国身。八百馀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
62、踏莎行 季萍妹归桐川后,别已五年,今秋始得聚首,甫及两月又将遄返,作此送之(清代-张玉珍)
看瘦黄花,吟凋红叶。雁行联序深秋节。未能谈尽五年心,无端又作销魂别。
越水苍茫,吴山青叠。相思两地情难遏。扁舟今夜泊江干,一声渔笛和愁咽。
63、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莼湖结冰鹡鸰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是诗也(宋代-彭汝砺)
宛彼鹡鸰,其乐孔群。彼类维何,而有若于仁兮。
宛彼鹡鸰,爰集于冰。彼至维何,而有冽其清兮。
宛彼鹡鸰,既飞且鸣。彼行维何,而有笃其诚兮。
64、丁巳八月十三日过菜市吊晚翠 其三(清代-王存)
鹤归燕市风尘黑,笠钓鳌峰海气凉。消受湖山新俎豆,故人今作水仙王。
65、九月望夜(明代-传慧)
节去愁衣薄,虫声渐近床。
偶然林下坐,早见草头霜。
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
通宵照萝壁,忘却夜初长。
66、月坐(明代-邱云霄)
流云澄夕霁,海月正东隅。光落寒波碎,情同秋意孤。
关山何处调,楼榭往时娱。自笑鬅鬙影,还来谒帝都。
67、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 其三(明代-黄省曾)
鹏鹪虽殊分,所飨各有涯。天道无凉厚,人事自盈虚。
盗蹠宜满堂,曾颜宁得馀。匪彼金钱子,是乃圣贤儒。
结发罗缃典,咏览孔氏书。岂惟玩英华,寔以咏其腴。
富贵如浮云,雅抱在宣尼。饥寒岂不畏,所志良有殊。
68、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 其四(宋代-韩驹)
野宿月团栾,风餐气萧飒。从来对床地,只今悬一榻。
69、十六夜看月(宋代-韩淲)
夜久群动息,巡檐尚何观。庭空叶忽坠,琤若摧琅玕。
芒寒星彩动,霜气尤瀰漫。谁知太虚中,运此宝月团。
须臾一雁叫,飞下溪流滩。
70、秋暑过施寺少憩至夜半山月朗然(宋代-韩淲)
松梢片月见流行,夜半青山白露横。不是閒人爱幽处,秋来纷扰饱曾更。
71、九月望夜与诗僧可久泛西湖(宋代-张景脩)
山风猎猎酿寒威,林下山僧见亦稀。
怪得题诗无俗语,十年肝鬲湛清辉。
72、十二月雷后作(宋代-刘敞)
腊破春光逼眼来,暄风膏雨杂轻雷。黑貂已敝京尘里,兴发犹堪贳酒杯。
73、客寄天台月桂子(宋代-刘敞)
天上仙人月里栽,无端飘逐海风来。可能种作千寻树,岁看高花烂漫开。
74、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纯教授去非尉曹(宋代-赵蕃)
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
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
75、琴月轩诗卷(元代-王翰)
幽人独坐敞华亭,霁宇无尘河汉横。窗纸渐明知月上,琴丝微冷觉秋生。
霜凝碧树乌三绕,露下苍苔鹤一鸣。更得梅花相慰藉,闻香三弄不胜清。
76、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宋代-苏轼)
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
绾臧下吏明堂废,又作龙钟病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