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的古诗20首简单》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风赋(先秦-宋玉)
楚襄(xiāng)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sà)然而至,王乃披襟(jīn)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shù)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pǔ)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zhǐ)句(gōu)来巢(cháo),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yín)溪谷,盛怒于土囊(náng)之口。缘太山之阿(ē),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péng)滂(pāng),激飏(yáng)熛(biāo)怒。耾(hóng)耾雷声,回穴错迕(wǔ)。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杀林莽(mǎng)。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jiàn),眴(xuàn)焕粲(càn)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pái)徊(huái)于桂椒(jiāo)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huì)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tí)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cháng)徉(yáng)中庭,北上玉堂,跻(jī)于罗帏(wéi),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zhòng)人状,直惨凄惏栗(lì),清凉增欷(xī)。清清泠(líng)泠,愈病析酲(chéng),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wěng)然起于穷巷之间,堀(kū)堁(kè)扬尘,勃(bó)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hùn)浊,扬腐余,邪薄入瓮(wèng)牖(yǒu),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dùn)溷郁邑(yì),殴温致湿,中心惨怛(dá),生病造热。中唇为胗(zhěn),得目为篾(miè),啖(dàn)齰(zé)嗽(sòu)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2、应天长·条风布暖(宋代-周邦彦)
条风布暖,霏(fēi)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yún)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xiè)逅(hòu)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3、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代 佚名)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zhào)觉船轻。柔橹(lǔ)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shuò),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4、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魏晋-陶渊明)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5、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五代-李珣)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6、浪淘沙·摇曳万丝风(宋代-赵师侠)
摇曳万丝风。轻染烟浓。鹅黄初褪绿茸茸。雨洗云娇春向晚,雪絮空濛。车马灞桥中。别绪匆匆。只知攀折怨西东。不道晓风残月岸,离恨无穷。
7、提举延福祈风道中有作次韵(宋代-王十朋)
雨初欲乞下俄沛,风不待祈来已薰。瑞气遥看腾紫帽,丰年行见割黄云。
大商航海蹈万死,远物输官被八垠。赖有舶台贤使者,端能薄敛体吾君。
8、风吹蒲苇丛三首 其二(宋代-吕本中)
风吹蒲苇丛,秋色日向晚。美人何时来,行子饥未饭。
9、第三度风潮(宋代-释居简)
风颠雨横田为陂,没头禾颖靡孑遗。佃夫睨我谓我语,不德致此繄谁为。
肉食标吾稼螟蟘,旧章僭乱民蝥蠈。民不畏虎宁畏官,汝遑恤我输官难。
10、林溪中阻风(唐代-王质)
扁舟西去苦匆匆,底事天回柂尾风。仓卒未应旗转脚,殷勤聊借浦栖鸿。
半山烟雨骎骎暗,两岸霜林故故红。得意轻帆休笑我,去来等是一孤篷。
11、过安仁市得风挂帆二首(宋代-杨万里)
西望柯山正蔚蓝,衢州只在此山南。却愁路尽风犹剩,回纳清风与破帆。
12、次韵曹霜厓园梅为风所苦(明代-潘希曾)
寄语逋翁莫漫悲,风狂未损好花枝。芳宜送酒何愁落,香欲沾衣不惮吹。
乍点宫妆凭小试,渐成鼎味待深知。繁华摆落尤奇绝,月夕来看豫作期。
13、定风波 洞庭湖候风(清代-李良年)
南梦帆低北梦高。篙师三暮复三朝。柳毅祠前风浪紧。
遥问。峨眉晴雪几峰销。
除却青天何所见。山远。渔灯凫栅总迢迢。冷浸无声光碎叠。
明月。隔船横笛可怜宵。
14、风入松 宋徽宗琴名松风(清代-况周颐)
北来征雁带魂消。夕吹咽寒涛。太清楼畔鶤弦涩,空回首、仙乐层霄。
旧谱水云舟夜,新声国宝湖桥。
杏花词事剪冰绡。遗恨付桐焦。音官大晟飘零后,风和雨、送尽云韶。
今古人天悽籁,霓裳一例蓬蒿。
15、风阻阳村(明代-王孙兰)
咫尺津门近,寒风当昼号。众音在林越,小水亦波涛。
沙际群鸥隐,云端一鹰高。停桡频怅望,无事转忉忉。
16、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唐代-陈子昂)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17、离蕲阳守风林皇方虑风壮晚未知所止俄顷风息(宋代-张耒)
老怕风波见辄惊,赖逢谈笑慰危情。
纵观云岭屏风合,坐见江涛镜面平。
淹速人生难预计,险夷世路不须营。
尘埃老作东州守,得得扁舟作此行。
18、虞美人·风前玉树瑲金韵(宋代-谢逸)
风前玉树瑲金韵。碧落佳期近。疏云影里鹊桥低。檐外一弯新月、印修眉。星河渐晓铜壶噎。又是经年别。此情莫与玉人知。引起旧家离恨、泪珠垂。
19、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二 值风(宋代-朱熹)
山下风吹衣,山上风拔木。茅茨何足保,瀛海虑翻覆。
永念执鬯人,无心还自恧。
20、风人体(唐代-曹邺)
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何况大堤上,骢马如箭疾。
夜夜如织妇,寻思待成匹。郎只不在家,在家亦如出。
将金与卜人,谲道远行吉。念郎缘底事,不具天与日。
21、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唐代-杜甫)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22、咏入幌风诗(南北朝-费昶)
经堂泛宝瑟,乘隙动浮埃。锵金驱响至,举袂送芳来。
能使兰膏灭,乍见珠帘开。轻裾试一举,令子暂迟回。
23、风中柳 秋日寄外(清代-杨澄)
每到秋来,黯黯倍增愁境。怯西风、时惊骨冷。梦回人远,正深闺曲径,忆追欢、不禁酒醒。
暮鼓晨钟,几许韶华犹剩。问何堪、香抛粉尽。雕栏朱户,休教孤另,怕消瘦、相如多病。
24、守风不行而船得泊岸浦仙去之安福内人触动悲怀余无以慰之乃携之游滕王阁各为长歌一篇以取欢(清代-范当世)
我惭不至滕王阁,子说曾登太白楼。闻言使我渺愁绝,何得当前懒即休。
北风一夜送南客,北客稍稍泊岸头。我今为子毁前作,子得不与我同游。
江山城郭非异物,且复登阁览一周。阁上金书作何语,人人秋水长天句。
阁下诸公尽有问,不脱珠帘画栋文。可怜韩退之,澹语不成用。
分明作者才,弃置无人诵。询吾云君谓不然,勃虽三尺已占先。
谁令退之更疏懒,言语恢诡足不前。空藉文字与人斗,虽设百彩乌能传。
君诗莫须为我毁,君之故步真当捐。嗟哉尔言岂不贤,吾今从谏如转圜。
但当与尔遍览名迹题山川,往至太白楼下一醉沈千年。
25、和齐次风侍读四月九日独游陶然亭即目韵(清代-陈浩)
下直端居兴有余,独携藤杖当巾车。小亭地回穿芳径,古寺僧间写梵书。
揽胜偶来人迹外,观空已到佛生初。谁能会得陶然意,云影天光总自如。
26、风入松 题王叔明听松图(清代-顾太清)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
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
幽人肥遁厌烦哗。云水生涯。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
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
27、元祐六年秋夜泊震泽时涨潦未尽牵道断毁仍阻风(宋代-华镇)
四顾水天平,扁舟竟日撑。孤村聊可舣,薄暮不成行。
云重鱼龙起,风高波浪惊。无心就衾枕,坐看月华生。
28、过雁荡山东行程一舍许名历澳岛无风而雨气蒸如暑眠不帖席留此三日不得行时盖十一月初也(元代-李士瞻)
百粤居炎荒,远在扬州域。气蒸恒无风,三冬如六月。
地卑云雾饶,海阔天常湿。积阴久不舒,微雨纷更集。
日为王事牵,中心疚如灼。夜瞻北辰高,势远不易即。
安得如飞鸿,那能暂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