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课教案《瓢虫找家》反思

《小班数学课教案《瓢虫找家》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数学课教案《瓢虫找家》反思

1、小班数学课教案《瓢虫找家》反思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1. 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2. 有两个孩子积极性不高,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

2、小班数学教案《瓢虫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瓢虫纸具打印若干份。

  2、树叶纸具3片。

  3、小虫若干。

  4、PPT课件、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小班数学教案《瓢虫找家》含PPT课件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1. 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2. 有两个孩子积极性不高,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

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瓢虫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活动延伸: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幼儿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教学反思:

  1. 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2. 有两个孩子积极性不高,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

4、小班数学教案《帮瓢虫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3.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以下反思:在第一环节中,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我们班的幼儿很有兴趣。第二环节中,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对我们从托班升上来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应该注重数数的方位,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第三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当孩子说的答案不一样时,老师需要机智一些,很好的把它转过来,如瓢虫身上的斑点不一样时,可以通过集体数数帮助幼儿解决。还有就是师幼的互动应该更多一些。

5、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瓢虫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6、小班数学《帮瓢虫找家》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活动延伸: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幼儿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7、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瓢虫找家》反思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1. 这次活动非常适合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把知识运用于活动和游戏中,都能积极的参与。

  2. 有两个孩子积极性不高,一个年龄稍微小半岁,另一个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