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1、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

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

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要有理想

实现理想

教学反思:

2、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

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

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要有理想

实现理想

教学反思:

3、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语文百花园六:庆祝六一联欢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准备、表演、评价、练写四个环节,达到课内外的沟通及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用运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师生商量活动内容。

1.孩子们,你们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日子吗?(“六一”儿童节)

2.“六一”儿童节是我们的节日,我们举办一个联欢会好吗?

3.请你们自己准备节目,可以自由组合。都想准备哪些节目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指点)

二、课外学生自由组合准备节目。

三、庆祝“六一”联欢会。

1.表演节目:

(1)合唱《快乐的节日》(学生伴奏、伴舞)。

(2)讲故事《一个字》。

(3)讲笑话《写万字》。

(4)配乐古诗联诵。

朗读《早发白帝城》、《华山》;齐唱《春晓》、《风》;

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行》;齐唱《出塞》。

(5)配乐诗朗读《雨后》(并展示配画)。

(6)课本剧《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2.重点评价。

参加了今天的联欢会,我觉得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呀!那我们来评一评,那些同学的节目演得好?你最喜欢哪个节目啊?(自由发言)

一会儿回到教室,我们把联欢会上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一写。

四、指导写话。

刚才同学们的节目表演得很精彩,大家看得也都非常高兴。现在我们就把联欢会上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一写。

课件出示要求:*什么时间?我们在什么地方开了庆祝“六一”联欢会?

*在联欢会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节目?

*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学生写完以后,指名2—3名学生朗读自己的写话,大家点评。

五、展示交流。

将学生的写话展示在“学习园地”中,大家观看、交流。

4、《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文。

1、谈话导入 (略)

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格言和谚语的文化魅力。

4、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格言、谚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三、交流感悟。

1、小组之间初步交流对格言、谚语的感悟

2、师巡视指导,并从小组中找出好的感悟让他们大声朗读。

四、交流名人立大志的故事。

1、小组之间交流。

2、选代表演讲名人故事(可以加上自己他们的评价)

3、听了许多名人立志的故事,你是否也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呢?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4、指名介绍自己的理想,并说说原因和准备怎么做。

五、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六、交流部分学生的小练笔。

七、作业 。

1、找寻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继续在课文上写自己的感悟。

5、《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8、古今贤文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听取意见

[作业 设计、安排]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 收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介绍名人名言导入 。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进行朗读比赛

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读比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运用语言材料讨论,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学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系实践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五、熟读。

六、课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6、《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

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

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

7、《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文。

1、谈话导入 (略)

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格言和谚语的文化魅力。

4、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格言、谚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三、交流感悟。

1、小组之间初步交流对格言、谚语的感悟

2、师巡视指导,并从小组中找出好的感悟让他们大声朗读。

四、交流名人立大志的故事。

1、小组之间交流。

2、选代表演讲名人故事(可以加上自己他们的评价)

3、听了许多名人立志的故事,你是否也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呢?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4、指名介绍自己的理想,并说说原因和准备怎么做。

五、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六、交流部分学生的小练笔。

七、作业 。

1、找寻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继续在课文上写自己的感悟。

8、《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已做好的书签

教学过程 :

一、从题入手、初识课文

1、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

2、检查预习

谁愿意帮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的、矢、焉、蠹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4、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①句子短小②蕴含深刻哲理③由一些名言警句组成……

5、小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组织交流

二、联系实际,理解深刻含义

1 、这些句子中你对哪句话有很深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触呢?

2、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亲身经历、历史典故……)

3、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写在自制的小书签上,待会儿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4、生制作书签,师巡视辅导

5、同学们送给好朋友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

6、我想同学们都想亲手把自己的书签送到朋友的手中。现在就请大家离开座位,向同学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和对他的希望吧!

7、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齐读

8、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还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勉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齐分享一下好吗?

作业 :

必做题:背诵

选做题:

1 课后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摘录本上。

2 选择课文中的一两句,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写下来。

9、《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a) 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b) 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c)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条名人名言。

出示:

真理的旅行,是无需入境证的。——法国约里奥。居里

一切都会过去,只要真理永存。——俄罗斯谚语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是对真理的热爱。——德国歌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_____陶行知

二、学生自学课文,感悟文章中的贤文

1、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的成语。

五、学生讨论理解,指导背诵

(1)指导朗读课文。

(2)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这些成语。

(3)学生背诵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学其他成语2条。

10、《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

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

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