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练4教学设计一等奖

《练一练4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练一练4教学设计一等奖

1、练一练4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看拼音写字,巩固拼读能力,复习学过的汉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听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3、读古诗能借助插图大体了解意思,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停顿适当。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听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韵母和韵母,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对比,复习汉语拼音,巩固拼读能力。

2、通过看图拼音节,复习学过的汉字,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知识的整体复习,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卡片认读汉语拼音。

二、比一比,读一读。

iu ui ao ou ie ei

zh zhi ch chi s si z zi

(1)比较的方法:相同点,不同点。

(2)读音区别。

三、看图读音节。

shan po he shui yue liang shi tou

( ) 坡 河( ) ( )亮 ( )头

四、读一读。

1、自由拼一拼数字诗。

2、看图,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诗意。

五、作业:观察书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的意思。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拼音和汉字的掌握比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拼音,巩固汉字。

2、复习笔顺规则,指导把字写端正,培养学生写字能力。

3、看图说句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说完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说完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把句子说完整。

1、先按顺序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依据题目把句子补充完整。

(1)天上有( )。

(2)山上有( )。

(3)( )有( )。

3、指名说一说,教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4、说一说你通过这道题都认识了哪些好的词语?

二、写字练习。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同学说怎样写。

2、记住占格位置仿写。

3、同桌评价。

三、看图填空。注意:没有田字格时也要把字写端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培养,学生都有说完整话的意识。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交际的能力。

2、听笑话,说说什么地方可笑。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用一个笑话开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愿意听吗?

二、提出听说的要求。

1、注意认真倾听。

2、边听边想:这个笑话哪里可笑?

三、教师讲笑话。

四、小组讨论。

1、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反驳别人。

2、听时要认真,反驳要和气。

五、学生讲笑话。

评“故事大王”、“最佳观众”

六、作业: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笑话讲给父母听,考考他们知不知道这个笑话为什么可笑。

2、练一练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看拼音写字,巩固拼读能力,复习学过的汉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听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3、读古诗能借助插图大体了解意思,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停顿适当。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听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韵母和韵母,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对比,复习汉语拼音,巩固拼读能力。

2、通过看图拼音节,复习学过的汉字,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知识的整体复习,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卡片认读汉语拼音。

二、比一比,读一读。

iu ui ao ou ie ei

zh zhi ch chi s si z zi

(1)比较的方法:相同点,不同点。

(2)读音区别。

三、看图读音节。

shan po he shui yue liang shi tou

( ) 坡 河( ) ( )亮 ( )头

四、读一读。

1、自由拼一拼数字诗。

2、看图,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诗意。

五、作业:观察书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的意思。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拼音和汉字的掌握比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拼音,巩固汉字。

2、复习笔顺规则,指导把字写端正,培养学生写字能力。

3、看图说句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说完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说完整话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把句子说完整。

1、先按顺序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依据题目把句子补充完整。

(1)天上有( )。

(2)山上有( )。

(3)( )有( )。

3、指名说一说,教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4、说一说你通过这道题都认识了哪些好的词语?

二、写字练习。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同学说怎样写。

2、记住占格位置仿写。

3、同桌评价。

三、看图填空。注意:没有田字格时也要把字写端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培养,学生都有说完整话的意识。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交际的能力。

2、听笑话,说说什么地方可笑。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用一个笑话开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愿意听吗?

二、提出听说的要求。

1、注意认真倾听。

2、边听边想:这个笑话哪里可笑?

三、教师讲笑话。

四、小组讨论。

1、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反驳别人。

2、听时要认真,反驳要和气。

五、学生讲笑话。

评“故事大王”、“最佳观众”

六、作业: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笑话讲给父母听,考考他们知不知道这个笑话为什么可笑。

3、练一练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读“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叠音称呼时,第二个音节应该读轻声。

2、让学生感悟到子可以组成词语,词语是由字组成的。

3、训练学生能用“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4、复习巩固“撇”和“捺”的写法,培养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读“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叠音称呼时,第二个音节应该读轻声。

2、训练学生能用“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读“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叠音称呼时,第二个音节应该读轻声。

2、让学生感悟到子可以组成词语,词语是由字组成的。

3、训练学生能用“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4、复习巩固“撇”和“捺”的写法,培养写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一练5。

二、课堂练习。

(一)认识轻声音节。

1、看图读音节,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一个字的轻声读法,认识轻声音节。

2、学生认读后,教师说明:什么是轻声音节,读法。

3、迁移练习,请你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词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例如: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星星

橘子 柿子 桌子 石头 燕子

(二)读词语。

立 立正 升 升国旗 我 我们

乐 快乐 足 足球 千 秋千

1、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里面相互读一读,观察各组字词;引导认识词语。你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学生说说。

2、引导用学过的字练习组词语。

用( ) 画( )门( ) 开( ) 里( )

(三)看图说话。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内容,理清图上事物间的关系。

2、用上学过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指导写字。

1、认读字,并观察各字,找出相同点。

2、观察“撇”“捺”各自的位置与运笔的走向,比较异同点、特点。

3、仿写。

三、独立作业:做语文练习册。

四、教学反思: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把握较好,但是对于“撇”“捺”的书写,部分学生对于用力的掌握不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说完整话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你了解哪一位小朋友?他喜欢做什么?请你把她介绍给大家。

二、交流:夸夸我的朋友。

1、自己小声说一说,把自己要说的话整理好。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说给大家听时,要做到面对大家,大方自然,声音响亮。

三、出示插图,展示每个人的特长。

四、教师总结、评价。

五、教学反思:学生交流时说的很认真,汇报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介绍的都比较详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兴趣浓厚,带有课外延伸。

4、练一练6教学设计

练一练6

教学目标:

1、通过将图与词语连线的形式巩固学过的生字。

2、巩固学过的生字笔画。

3、练习用“谁是什么”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打、接电话。

6、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笔画、偏旁。

2、练习说句子,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写字习惯。

一、把图和词语用线连起来。

1、认一人图上的动物。

2、读一读下排的词语。

3、连线

二、数一数,写一写。

1、读一读字。

2、数一数每一个字的笔画。

3、按3、4、5比归类。

4、写一写。

5、从学过的字例举出3、4、5画的字。

三、照样子说句子。

1、读一读例句。

2、练说,我是( )

3、说说( )是( )

四、写字练习。

1、读字,要注意什么?

2、观察田字格的位置。

3、写一写。

4、比较。

五、作业: 语文练习册。

六、教学反思: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正确例举出规定画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接电话和打电话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让学生体会打电话、接电话是要有礼貌,认真听,语气热情。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导入:谁家有电话呀?那你接过电话打过电话吗?

二、新授: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打电话。

2、小组表演。

3、汇报。

4、学生评价。

三、课堂小结:大家说的都不错,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教学反思:孩子对礼貌用语不是很会用,也存在不敢说的现象。

5、练一练2教学设计

练一练2

教学目标:

1、比较并区别形相近的声母。

2、巩固j q x与ü相拼去点的省写规则。

3、看图拼读音节。

4、拼读音节并且连线。

教学重点、难点:区别形相近的声母、拼读音节。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比较并区别形相近的声母。

2、巩固j q x与ü相拼去点的省写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区别形相近的声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一练2。

一、 课堂练习:

1、比较并区别形相近的声母。

1)学生复习,小组检查,纠正。

q—p q—g n—h z—zh c—ch s—sh y—i w—u

2)抽读卡片练习。

2、看看、说说、读读。

1)省写练习:

小ü见到j q x报帽脱

2)学生练习拼读音节,学生说一说拼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练习拼读。

三、课堂作业:练习拼读。

教學反思:學生表現很好,書寫基本規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拼读音节。

2、拼读音节并且连线。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一练2。

二、课堂练习:

1、看图拼读音节。(先观察图,然后练习拼读音节,同桌互相检查。)

2、照样子把图与音节连起来。

1)学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2)学生拼读音节,然后自己连一连,说一说。

3)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于帮助,检查学生的连线情况。

三、课堂作业:练习拼读音节

四、教學反思:學生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公鸡图导入:这只公鸡可有意思了,有一天它的脸红红的,这是为什么呢?等你们认真听完老师讲的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二、听老师讲故事:

1、第一遍:思考:故事中共讲了几个小动物?

2、第二遍:想想: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

三、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对学生的语言给于规范。

四、学生汇报:指名说说,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五、教学反思:学生听的很认真,对于问题的把握也比较准确,而且发言的几名同学都能够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很不容易。

6、三年级语文《练一练8》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练一练8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有话可说。

3、教育孩子有礼貌。

4、培养学生认真听话、认真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说话流利,交流时有礼貌。

教学难点培养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了解家里长辈的生日是哪一天?

回想家里是怎么给长辈过生日的?

二、认真读题,观察图画:

说一说图中是什么场面?

三、小组中交流:

当家里长辈过生日的时候,自己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四、各组交流,同学评议。

五、老师总结:

鼓励发言的学生,激发全班同学说话的兴趣。

适当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学评议。

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树立典型。

7、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题。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二、初读课文、质疑。[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交代学习任务。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2

练习复述课文。3

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1

自由读,思考:(1)更羸说了几句话?(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2

全班交流。3

变式练习:(1)大雁飞得慢,因为()。因为(),所以()。(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所以()。4

同桌对读,边读边记。5

填空练习:(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这只大雁就会()。6

引读。[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7

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1

出示思考题:(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2

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3

交流。(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4

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5

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6

指名读。7

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8

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9

自由结合表演读。[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七、练习复述课文。1

自由练说。2

指名复述。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1

理解成语的本意。2

揭示其比喻意义。3

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九、总结课文。1

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2

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3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8、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明天再练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明天再练吧》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的故事中的小鸭子是一个天真而又怕吃苦的孩子,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将来当一名长跑运动员,并打算明天就开始练。一个又一个的“明天”到了,小鸭子一直没有练习。直到今天小鸭子走路还是慢腾腾的,课文文字浅显,中间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与文本对话中,学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目标】

1、学会“明、再、已、习、当、员、言、床、美”9个字,会以“经、刮、敢、阴、趴、停、住、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能读出小鸭子不同情景下的不同语气。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与文本对话,明白童话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情景,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教学设计中,我以“为什么小鸭子直到今天走路还是慢腾腾的?”这个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与文本产生共鸣,在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中使认识和思想得到升华。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强调语言和积累,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顺学而导”贯穿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位,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欢迎他吗?

(课件出示一只摇摇摆摆的鸭子......)

2、谁来学学鸭子走路的样子?

3、今天这只小鸭子要给我们讲讲它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画圈,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划上“横线”。

(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才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

三、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扫清障碍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学生自学生字

(通过交流,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如编字谜,用部件的组合来解决学习生字遇到的困难。因为方法来自孩子们,学生更加乐于接受)

3、做打擂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4、不懂的词语问一问吧

“自言自语”、“阴沉沉”、“痛痛快快”、“红彤彤”......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演一演理解“自言自语”、“痛痛快快”,通过图片理解“阴沉沉”、“红彤彤”。

5、课文中的绊脚石被我们一个一个搬开了,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小鸭子的故事吧!

四、朗读感情、品味积累

(一)创设情境,引导全文

1、课件出示: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他得意地对小伙伴们说:“我已经下了决心要练习长跑,瞧着吧,将来我准能当了长跑运动员。明天再练吧!”

①听了小鸭子说的话,你了解了什么?

②谁来读读小鸭子说的话,应读出什么语气?(骄傲)

③“准”还能用什么词来表达?

(采用为“准”换词的方式、重点体会小鸭子骄傲的样子)

2、过渡:小鸭子最后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吗?

(采用跳跃式教学法、巧妙过渡到第5自然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愿望)

(二)揭示结果,设疑激趣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小鸭子最后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吗?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课件演示:直到今天,小鸭子走起路来,还是一摇一摆,慢腾腾的。

3、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鸭子吗?

过渡:小鸭子下决心当一名长跑运动员,可偏偏没有当成,是什么原因呢?

(三)读中品悟,积累语言

1、自读自悟2--4自然段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体会小鸭子怕苦、怕累,贪玩的脾性。

3、课件演示:起风了......下雨了......红彤彤太阳挂天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练习,从中进一步体会小鸭子之所以没有当上长跑运动员,是因为他面对困难缺乏毅力和恒心。

4、2--4自然段里有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吗?

画出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5、交流欣赏

如果学生找到的是词、可引导他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如果是句子,可建议他背下来。

课件演示:自言自语阴沉沉(词)

风停了,雨住了,红彤彤的太阳,蓝蓝的天,

白云朵朵像船帆,美极了。

(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为今后熟练运用语言奠定了基础)

五、回归整体、体验升华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结语:同学位,小鸭子是一个有着美好愿望的孩子,可光有愿望还不行,更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小鸭子因为懒惰、贪玩,所以没有实现他的愿望。

3、你们想对小鸭子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此时融入情景,拓展思维,使学生在品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也遇到过小鸭子这样的问题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又会怎么去做呢?

【板书设计】

刮起大风

小鸭子下起小雨明天再练吧

红彤彤太阳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慢腾腾的

9、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

练习复述课文。

3

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全班交流。

3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因为(),所以()。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所以()。

4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这只大雁就会()。

6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7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

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指名读。

7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自由练说。

2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理解成语的本意。2揭示其比喻意义。3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0、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练习复述课文。

3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全班交流。

3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因为(),所以()。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所以()。

4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这只大雁就会()。

6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7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

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指名读。

7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自由练说。

2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理解成语的本意。

2揭示其比喻意义。

3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