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我的名字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长大的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诗歌,一篇儿童故事。诗歌《我的名字》从名字的角度出发,正面写出了“长大”的含义,故事《好事情》则从反面教育学生,要想长大,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情分析:
单元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我的名字》。
2、认字26个,写字14个。
3、积累两个常用偏旁,女字旁和父字头。
4、积累词语
重难点及辅导措施: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我的名字》。
2、认字26个,写字14个。
课时安排: 《我的名字》2课时《好事情》2课时《语文天地》2课时
第一课: 我的名字
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重难点及辅导措施: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重难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了解一下“我的名字”。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第一节:叔叔有什么难题,我可以帮助他?“我”帮助他了吗?怎么知道的?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二至四节可以按以上的程序进行。
学习最后一小节:齐读课文,自读体会:我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指导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调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1、重点指导书写“奶奶”的书写方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问题并回答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读生字。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5、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再次认识生字
书写生字 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加强合作学习,落实字音
学习掌握生字
作业设计:仿写儿歌一节
板书设计:
小朋友
我的名字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2、我的名字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长大的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诗歌,一篇儿童故事。诗歌《我的名字》从名字的角度出发,正面写出了“长大”的含义,故事《好事情》则从反面教育学生,要想长大,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情分析:
单元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我的名字》。
2、认字26个,写字14个。
3、积累两个常用偏旁,女字旁和父字头。
4、积累词语
重难点及辅导措施: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我的名字》。
2、认字26个,写字14个。
课时安排: 《我的名字》2课时《好事情》2课时《语文天地》2课时
第一课: 我的名字
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重难点及辅导措施: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重难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了解一下“我的名字”。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第一节:叔叔有什么难题,我可以帮助他?“我”帮助他了吗?怎么知道的?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二至四节可以按以上的程序进行。
学习最后一小节:齐读课文,自读体会:我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指导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调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1、重点指导书写“奶奶”的书写方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问题并回答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读生字。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5、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再次认识生字
书写生字 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加强合作学习,落实字音
学习掌握生字
作业设计:仿写儿歌一节
板书设计:
小朋友
我的名字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3、《我的名字》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了解一下“我的名字”。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第一节:叔叔有什么难题,我可以帮助他?“我”帮助他了吗?怎么知道的?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二至四节可以按以上的程序进行。
学习最后一小节:齐读课文,自读体会:我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指导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调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写“奶奶”的书写方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仿写一小节。
板书设计:
小朋友
我的名字
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4、《我的名字》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了解一下“我的名字”。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第一节:叔叔有什么难题,我可以帮助他?“我”帮助他了吗?怎么知道的?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二至四节可以按以上的程序进行。
学习最后一小节:齐读课文,自读体会:我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指导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调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写“奶奶”的书写方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仿写一小节。
板书设计:
小朋友
我的名字
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5、《我的名字》教案
长大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长大的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诗歌,一篇儿童故事。诗歌《我的名字》从名字的角度出发,正面写出了“长大”的含义,故事《好事情》则从反面教育学生,要想长大,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学情分析:
单元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我的名字》。
2、认字26个,写字14个。
3、积累两个常用偏旁,女字旁和父字头。
4、积累词语
重难点及辅导措施: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我的名字》。
2、认字26个,写字14个。
课时安排: 《我的名字》2课时《好事情》2课时《语文天地》2课时
第一课: 我的名字
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重难点及辅导措施: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重难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3、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了解一下“我的名字”。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第一节:叔叔有什么难题,我可以帮助他?“我”帮助他了吗?怎么知道的?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二至四节可以按以上的程序进行。
学习最后一小节:齐读课文,自读体会:我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指导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调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1、重点指导书写“奶奶”的书写方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问题并回答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读生字。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5、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再次认识生字
书写生字
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加强合作学习,落实字音
学习掌握生字
作业设计:仿写儿歌一节
板书设计:
小朋友
我的名字 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6、《我的名字》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认字14个,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重点难点 认字14个,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学习方式 讲授、探究 学具
教具 小黑板、生字卡、生字教学卡、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的名字》,孩子们读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 齐读。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请翻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生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和这些生字朋友打招呼。
过渡:有些生字特别的难。孩子怎么打招呼呢?
2、范读
放录音,听老师读,也是一种快捷的识字方法,请孩子们指着书认真, 听清字音。” 师范读。渗透识字方法。
3、检测读
我们请五位同学个读一小节,其他孩子指着听他们读。
4、检测生字:
(1)、出示词语:雷锋、奶奶、老大爷、叔叔、阿姨、扫垃圾、知道、红领巾、姓名、但是、记住、笑容。
做手势。请大家读。 齐读
(2)、摘苹果:(组词)
生字:道、阿、红、爷、记、叔、垃、容、奶。
扩词:叔、叔(叔叔、叔叔)。道、道(道路、道路)、、、
(3)落实识字方法:
摘到“记”字时,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写字指导:
出示带有“奶”字的苹果。生读。它是什么结构?
在奶字里有一个新笔画,它叫横折折折勾。(同时描红)我们把这个笔画放回奶奶当中写一写。认真观察。请孩子们在课文90页的语文天地里写写这个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放字词回文。读熟。
齐读课文。反馈:课文中的小男孩有几个名字?分别叫什么?
2、重点指导四小节:
(1)你们知道雷锋吗?
(2)书中谁叫我小雷锋? 生:老大爷师:请读这一小节。
(3)想知道文中的老大爷为什么叫我雷锋,请看图:我在干什么?
(4)指导朗读:师评:你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师有感情导读:当我气喘喘吁吁的帮老大爷推车上坡的时候,我的心情怎样呢?
(5)导背
3、拓展延伸:
(1)、创编:
出示:摔跤的小弟弟,公园的
不知道我的姓名,
叫我(大哥哥)
引导生创编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7、《我的名字》(二册教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赞被人。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
本课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小獾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看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设计理念]
《称赞》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读自悟。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2、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意思。
[教学难点]
1、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深刻的内容。
2、结合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积累、运用词语的兴趣。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指导理解。
2、学习方法:结合实际,亲身感受。
3、教学准备: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小黑板,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巩固本课生字。
2、简单回顾上节课概括的课文大意。
二、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生思考:哪句话写的是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哪句写的是小獾对小刺猬的称赞。汇报。
2、理解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
(1)多种方式读这句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2)讨论:小刺猬为什么这样称赞小獾?
A、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小獾的板凳一个做得比一个好?
(引导学生看图一,理解“粗糙”)
B、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小獾能够得到这次称赞?
(“他做得很认真”)
C、小刺猬在称赞小獾之前是怎么做的?(仔细地看了看)
从这可以看出来,称赞别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D、词语练习:
一个比一个好一比一
(指导时在前面加上具体的事物,方便学生展开思维)
(3)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的1、2、3、4自然段。重点放在小刺猬的真诚和小獾的兴奋上。
3、感悟称赞带给两人的神奇力量。
(1)小刺猬称赞了小獾,他得到了什么呢?
指导看第二幅插图,分角色朗读6、7自然段。
(2)自由看第三、第四幅插图,说说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他们此刻的心情。自己找到相关段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汇报:比比谁读得好!
(3)词语积累:
闻了闻了
(4)总结: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小獾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
4、同桌俩相互读课文,注意发现对方读得好的地方,然后也用一句话称赞称赞他。
三、拓展
1、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已经领略到被别人称赞的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称赞的存在。它让我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变得更加亲密,大人与小孩、朋友与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变得亲切、融洽。同学们,请不要吝啬你的语言,积极地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称赞他的优点吧!相信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
2、活动一:自己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尽量说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全班交流,多组同学对话式汇报。)
3、活动二:想象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小组内交流,个别汇报)
四、作业:
请你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把他们的反应告诉好朋友。
[板书设计]
18称赞
有了自信、高兴极了
小刺猬小獾
消除疲劳、高兴极了
一个比一个好闻了闻
一比一了
8、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五单元《我的名字》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我的名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认识“不知道”、“叔叔”、“小雷锋”等词语。
2、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字头和女字旁。
3、写字2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以及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以及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出示课题。
师板书“名字”:请孩子认真看看老师书写的这个词语。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评价:他读得真好,声音洪亮,表现很大方。)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师补充课题“我的名字”,继续随即提问: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
师: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看,他来了!(出示主人公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他是一个男孩子、他戴着红领巾、他很高兴……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这个满脸笑容的孩子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快乐的儿歌。(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认识关键词语。
师:大人们叫他“小朋友”。(请生跟读,抽读。)大人们还称呼他为“红领巾”、“好孩子”、“小雷锋”。(依次出示词语,抽读认读。简单介绍“小雷锋”代表的含义。)
注意“红领巾”的前后鼻韵读法;“锋”的读法;“好孩子”的轻声部分。
师:老师把词语朋友打乱顺序,你还认识它们吗?(打乱顺序,开火车抽读。)
师:我们一起再来叫叫他的名字吧!(全班齐读这四个词语。)
2、分小节学习,随文识字。
师指着四个词语: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第一小节:“问路的叔叔,不知道我的名字,叫我‘小朋友’。”
请生范读,其他人倾听。全班交流,教师反馈,再请人范读。
师:原来呀,是一位叔叔不知道“我”的名字,才称呼“我”为“小朋友”。
(出示词卡“叔叔”,“不知道”。认读,注意“叔叔”的翘舌音和轻声,“不”的变音。)
师:请一个小老师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住“叔”字的?(学生交流,同学评价。教师在副板书批注识字方法。)
师:那你们还有什么方法来认识“道”字呢?(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边认边读,教师继续小结方法。)
师:我们把词语宝宝放回课文中,再一起来读一读,认一认吧。(翻书,全班齐读第一小节。)
3、自主学习第二、三、四小节,随文识字。
师:现在,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出示要求:①在课文的第二、三、四小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小节,自己读一读。)
生自读,教师巡视、反馈。
第二小节:“扫垃圾”和“阿姨”的读音。
第三小节:“老奶奶”的鼻边音连读;“好孩子”的轻声。
第四小节:“推车”和“上坡”的翘舌;区别“爷”是二声,但“老大爷”是轻声。
师:你喜欢哪一小节?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示范读,再齐读、分组读或分男女生读。
师:我们把第一至第四小节一起读一读吧!(全班齐读。)
师指着副板书: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识字认字的方法,真能干!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帮忙——(出示要求:②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认识生字,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同桌互相帮忙识字,教师巡视。(PPT投影展示:垃、圾、姨、坡、雷、锋、姓、容、爷、阿、红、奶、记、但)
再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个生字朋友?怎么认识的?(重点引导:“爷”和“奶”,渗透新偏旁——父字头、女字旁。)
生交流,全班交流。开火车认读,再全班齐读。
师小结:我们要有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才会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们送回家,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全班齐读课文。
4、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书写生字“奶”、“记”。
师板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笔画,请认真观察老师的书写——横折折折钩。(书空,在书上描一描。)
师:哪一个生字宝宝含有这个笔画?(出示“奶”字。)书写这个“奶”字,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畅答:女字旁的变形,最后一笔撇的位置,横折折折钩的位置……
>一起书空,并结合语文天地内容进行书写。
教师再出示“记”:写“记”字,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自由谈。再自主书写,教师巡视反馈。
三、小结本堂课。
师引导学生看板书回忆课文内容:这个面露笑容的男孩子,叔叔叫他“小朋友”,阿姨叫他“红领巾”,老奶奶叫他“好孩子”,老大爷叫他“小雷锋”。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请开动脑筋思考一下,下一次课再来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
我的名字
小朋友
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9、《鉴赏歌词两首:那就是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领会歌词的抒情特点和表达方式,仿写歌词。
②过程与方法:开展欣赏、朗诵、创作歌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作者的情感,激发爱国、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领会两首歌词不同的特点,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了解歌词的几种表达方式并能学习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鉴赏两首歌,与音乐课不同的是,我们主要是鉴赏歌词的特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同学们读诗歌、品诗歌的悟性和能力能有所提高。
演示课题:鉴赏歌词两首
二、听赏第一首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学生欣赏歌曲和Powerpiont图片,可以跟着唱。
(1)老师:这首歌听过吗?喜欢吗?这歌在80年代很流行,是我们这代人爱听爱唱的歌。它的旋律很优美,作曲作词的都是黄霑,可惜他在上个月去世,但他留给我们许多绝唱。
(学生说说自行搜集的信息——黄霑主要的音乐作品《上海滩》《我的中国心》《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然后彼此交流有关黄霑的资料。)
(2)老师:我最欣赏黄霑的是——三点,哪三点?一是六十岁还去读书,并拿到博士学位;二是在十几年里就创作了二千多首歌;三是他写的歌都有“四气”。哪“四气”呢?
(学生利用手头资料去说。“侠气”、“豪气”、“正气”、“民族之气”)
(3)学生诵读歌词。
幻灯:歌词
(4)小组讨论:①这首歌主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
情感?
②歌词使用了什么修辞格?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③歌词最后一节呼唤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a)老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特点。
b)幻灯:歌词鉴赏法——①倾听歌曲,体会歌曲情调。
②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③诵读歌词,讨论问题。
三、运用此学法学习第二首歌词。
(1)听赏《那就是我》
(2)按学法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
(3)说一说。对《那就是我》这首歌词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有人认为这首歌词抒发的是游子思念母亲的情怀,有人认为抒发的是海外赤子思念祖国的深情,还有人认为抒发的是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幻灯:好歌词的特点——词句优美、琅琅上口
意思清晰明白、意象内涵丰富
情感表达或真挚、或深沉、或轻快,与乐曲旋律配合。
(容易激起唱者和听者的共鸣,实际上,与诗歌差不多,只是歌词要浅白一些、节奏强一些。))
五、学以致用。
(1)学生选一首喜欢的歌词进行仿写。
(2)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参与并挑选几篇,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
六、欣赏黄霑另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七、作业:请小组合作创作一首歌词,选用喜欢的旋律配唱。准备在“表达与交流”的“少年情怀总是诗”的活动课上表演。